倪 莉
姓名:倪莉 |
性別:女 |
|
職稱:教授/博導 |
學歷:博士研究生 |
|
電話:0591-22866378 |
電子郵件385709570@qq.com |
|
食品生物技術、功能食品和海洋食品 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 聯系電話:0591-22866378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 國家大學科技園陽光科技大廈南501 |
||
教育工作經歷: 1994年7月本科畢業于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獲食品工程和貿易經濟雙學士學位 2000年1月獲得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大學)食品科學博士學位 1996年8月至今在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任教 教授/博導 2001和2011分別作為博士后和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工作2年。 |
||
教學簡介: 主講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生物化學》(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ZU-1003089004)、國家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食品化學》(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ZU-1003089004)以及省優質碩士立項課程《酶學及其應用》。作為負責人,已完成10多項教改課題,發表教改論文10多篇,參編教材2本,參譯1本。 曾獲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三等獎和優秀獎各1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校教學成果特等獎各3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校教學優秀獎特等獎1次、一等獎10次、二等獎2次、校教學新秀獎等,指導的學生獲全國食品創新大賽獎50多項;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九屆青年教師獎,獲評為省師德標兵、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教學名師、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等。 |
||
科研簡介: 主攻食品生物技術、功能食品和海洋食品研究方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其中海峽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2項及其他各類課題20多項,發表160余篇論文,授權29件專利,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技術進步獎5項;入選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福建省級高層次人才(B類),是“美國食品科技學會認證的食品科學家”;曾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杰出青年獎、福建省優秀巾幗發明者和新長征突擊手、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福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師德標兵、福建省十佳科學傳播人物等。 |
||
任職情況: 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晉江)主任、福建省食品生物技術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校工會兼職副主席 |
||
社會兼職: 1. 福建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 2.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及傳統釀造食品分會常務理事、休閑食品分會、食品添加劑分會理事 3.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4. 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 5.福建省學會研究會副會長 |
||
主要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U2005209,閩臺特色烏龍茶特征風味指紋圖譜及烘焙過程關鍵風味形成機制 2. 國家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18YFC1604106,區域特征黃酒內源性危害物動態調控應用示范研究子課題——黃酒產地特征鑒別與危害物動態積累規律研究 3. 國家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16YFD0400801,食用香料香精和配料綠色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子課題——冷法分離與濃縮茶葉香氣成分技術研究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31501494,基于腸道菌群靶向調控的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及其氧化產物的抗肥胖機理研究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371820,基于DGGE技術的微生物生態學研究新方法的構建及其在紅曲黃酒釀造體系中的應用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171733,釀造紅曲黃酒的主要微生物代謝生香特性與機制研究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071587,應用微生物分子生態學技術研究紅曲黃酒釀造系統中的菌群結構 8. 國家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肉雞加工下腳料雞骨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技術 9. 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 富硒枯草芽孢桿菌在腸道中的靶向定植研究及產業化應用 10. 福建省第三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 11. 福建省財政專項,茶葉精深加工和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 12. 晉江市省級海洋產業發展示范縣示范項目,海洋食品科技創新研發平臺 |
||
代表性論文10篇: 1. Wang, D.; Liu, Z.; Lan, X.; Wang, C.; Chen, W.; Zhan, S.; Sun, Y.; Su, W.; Lin, C. C.; Liu, W.; Liu, Y.; Ni, L., Unveiling the aromatic intricacies of Wuyi Rock Tea: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nsory attributes and odor-active compounds of Rougui and Shuixian varieties. Food Chemistry 2024, 435, 137470 2. Zhan, S.; Liu, Z.; Su, W.; Lin, C. C.; Ni, L., Role of roas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roma of wuyi rock tea. Food Control 2023, 147, 109614 3. Lan, X.; Liu, Z.; Wang, D.; Zhan, S.; Chen, W.; Su, W.; Sun, Y.; Ni, L.,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 composition, aroma-active compounds and phenolic profile of Qingxin oolong tea with different roasting degrees. Food Bioscience 2022, 50, 101985 4. Liu, Z.; Chen, Q.; Zhang, C.; Ni, 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nti-obesity and gut microbiota modulation effects of green tea phenolics and their oxidation products in high-fat-induced obese mice. Food chemistry 2022, 367, 130735 5. Zhang, C.; Li, J.; Chen, L.; Shi, X.; Chen, B.; Lv, X.; Ni, L., Effects of alkali, enzymes, and ultrasound on monosodium glutamate byproduct for a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Food Chemistry 2021, 360, 129967 6. Zhou, K.; Wu, L.; Chen, G.; Liu, Z.; Zhao, X.; Zhang, C.; Lv, X.; Zhang, W.; Rao, P.; Ni, 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restrictive medium for monascus enrichment from Hongqu based on the synergistic stress of lactic acid and ethanol.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1, 12, 702951 7. Wu, L.; Zhou, K.; Chen, F.; Chen, G.; Yu, Y.; Lv, X.; Zhang, W.; Rao, P.; Ni, 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onascus yellow pigments from two different types of Hongqu-Functional Qu and Coloring Qu.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1, 12,715295 8. Liu, Z.; Wang, Z.; Sun, J.; Ni, L., The dynamics of volatile compound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microbial succession during the traditional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Gutian Hong Qu glutinous rice wine. Food Microbiology 2020, 86, 103347 9. Liu, Z.; Bruins, M.; Ni, L.; Vincken, J., Green and black tea phenolics: bioavailability, transformation by colonic, microbiota, and modulation of colonic microbiot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66, 8469~8477 10. Liu, Z.; Wang, Z.; Lv, X.; Zhu, X.; Chen, L.; Ni, L., Comparison study of the volatile profil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Wuyi Qu and Gutian Qu, two major types of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 starters of Hong Qu glutinous rice wine. Food Microbiology 2018, 69, 105-115 |
||
獲獎情況 曾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中國科學技術學會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發明展覽會銅獎1項、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金獎和銀獎各1項;獲國家級學會和省級優秀論文獎10多篇,其中一等獎2篇、二等獎3篇。 曾獲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三等獎和優秀獎各1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校教學成果特等獎各3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校教學優秀獎特等獎1次、一等獎6次、二等獎1次、校教學新秀獎、校青年教師最佳一節課第1名等,指導的學生獲全國食品創新大賽獎50多項。 入選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福建省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曾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首屆杰出青年獎、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九屆青年教師獎,獲評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省師德標兵、省優秀巾幗發明者、省新長征突擊手、省十佳科普傳播人物、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教學名師、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等。 |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