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寄語

汪少蕓,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祝賀同學們圓滿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并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大家即將邁入大學校門,揭開人生學業生涯中嶄新的篇章。這里,我謹代表學院全體老師熱情歡迎同學們加盟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
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創建于1978年,經過43年的發展,特別是通過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高校和福建省“高峰”、“高原”學科的建設,在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專業已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成為培養福建省乃至全國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學院培養的一批批優秀人才活躍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成為相關領域科研與管理的中堅力量。
目前,學院正在遵循學校確立的建設高水平大學、走區域特色創業型強校之路的辦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研究型高水平學院的建設。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學院將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國際化的視野,借鑒海內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經驗,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質量,謀求科學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促進海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同學們的加盟將為學院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熱忱歡迎你們選擇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這一溫暖、和諧、奮進的大家庭!
學院簡介
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創建于1978年,經過4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通過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國家“一流”學科的建設,在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專業已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成為培養福建省乃至全國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學院培養的優秀人才活躍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成為相關領域科研與管理的中堅力量。
學院優勢
●學科建設
學院現設有3個本科專業: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3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1個專業學位型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與醫藥(下設生物技術與工程、食品工程2個專業領域);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生物與醫藥工程。
●師資隊伍
學院現共有教職工103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80人,教授14人,研究員2人,副教授17人,副研究員16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7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8人,海外經歷的教師41人;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省級以上人才20人次,其中,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1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
●專業建設
學院現設有3個本科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先后獲批教育部工程認證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示范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福建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院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合作的本科生交換項目獲批教育部"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換項目"。
●科研平臺
現擁有福建省海洋生物制品與功能食品綠色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食品生物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食品生物技術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食品與海洋生物資源基礎與應用研究科技創新團隊、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醫療器械和醫藥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安全培訓與科研基地、酶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分室以及2個省部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生物醫藥工程技術實驗中心、食品科學工程中心實驗室等研發平臺。
專業介紹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立于1978年,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福建省一流本科專業、福建省特色專業, 并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A層次,在國內425所高校中排名26名。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22人,聚集了一批包括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寶鋼優秀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盧嘉錫優秀導師、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閩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等各級人才在內的優秀教師隊伍,依托國家和省部級研究平臺,擁有一批先進的科研訓練平臺,學科教學支撐資源豐富,特色突出。
“民以食為天”,食品產業在各國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食品行業發展的趨勢是食品安全、食品營養,以及結合生物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的食品精深加工。如圍繞營養與健康的研究以及在食品生產中的創新與實踐;有效地利用食品的營養和功能達到“治未病”;食品綠色加工與產業鏈創新;智能化食品檢測與加工等等。利用食品科技支撐“健康中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責任。
本專業主要培養食品科學、食品工程、食品分析與檢測、食品安全等領域的專門人才,使其系統掌握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良好的研發能力和外語溝通能力。在校期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參與學院教師的科研項目,參加國內頂級的學科競賽,近年來,學生在包括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學生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等各類學科競賽中屢創佳績。
本專業畢業生綜合能力較強、社會認可度較高,杰出校友活躍在國內外食品領域的教育、科研與管理崗位。學生畢業后可繼續攻讀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學位,也可從事食品生產、教育、衛生監督和食品安全管理等相關部門的教育教學、科研、技術開發、生產管理、檢驗檢疫、產品銷售等工作。

【生物工程專業】
生物工程專業為福建省重點學科,福建省一流本科專業。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生物工程專業為A層次,在國內147所高校排名第20名。現擁有福建省醫療器械和醫藥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酶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分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等多個省部級以上平臺。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任教師31名,絕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
本專業學習和研究對象從微觀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蛋白質、核酸等),到微生物的個體或群體(如細胞、細菌、病毒等);再到復雜的生命個體(如動物、植物和人);直到宏觀的生態環境(如生態修復、環境生物工程等)。從傳統領域看,生物工程產品涵蓋了我們的衣食住行,從現代發展成果看,抗腫瘤藥物、腫瘤診斷試劑、疫苗、抗生素、基因芯片、生物質能開發、生物冶金、生物采油、生物制氫、微生物燃料電池、污水處理、環境修復、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等都離不開生物工程的知識。2020年舉世關注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和疫苗正是本專業研究領域,我系林峻老師在疫情發生后10天就開發出檢測試劑盒并投入生產,并獲得“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本專業學生需要以人類生物產品需求為導向,通過學習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和工程學的理論與方法,系統性地設計、優化和改造生物體系與功能,著重解決生命科學研究成果在產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技術與工程問題,將生命科學的研究發現轉化為實際產品或過程和系統。不僅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嚴格訓練,還提供了扎實而綜合的知識背景,既包含了生命科學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又囊括了實踐中所需的工程知識。
學生畢業后可繼續攻讀生物工程及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學位,也可在制藥、食品、環保、能源、日化、商檢、衛生防疫、生物醫學等多個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產業或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產品銷售、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福建省級重點學科,并入圍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專項建設項目。擁有“生物與醫藥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仿生材料與藥物制劑”和“生物信息采集與處理”兩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榜單中365官網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獲評A-等級。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31名,其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4人。
本專業是理、工、醫、生物等學科高度交叉的極具前景的朝陽學科。研究涉及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醫學信號處理方法、醫學成像和圖像處理方法等。主要運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決生物學、醫學中的有關問題,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服務,它所帶動的醫療器械和醫藥產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專業以培養具有寬廣知識面和較強發展能力、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專業結構建設緊貼“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在培養方式上,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突出工程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創新創業意識與素質的結合,強化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畢業生受到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與生物、醫學領域的跨學科訓練,學生畢業后可繼續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交叉學科的研究生學位,也可在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衛生檢測等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產業或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就業、考研升學
學院高度重視本科生的升學與就業工作,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升學就業指導專題講座、經驗分享會等方式幫助學生明晰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專業性指導。近三年來,學院本科生畢業率、就業率和升學率均保持較高水平,位列學校前茅,考取國內985高校研究生比例不斷提高,升學和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學院風采

365官網林峻博士
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365官網承辦第五屆“食品與健康”國際研討會

365官網代表beat365在線體育官網在2019年中國食品科學
技術學會食品創新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365官網學生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

365官網學生獲第六屆福建省“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365官網學生獲第七屆杜邦營養與健康
兩岸學生創新競賽一等獎


365官網學生在舞臺上的精彩演出


365官網學生在實驗室中的忙綠身影


365官網學生在運動場上的矯健身姿
2020年各省錄取分數線






